-
王寿庭(1914—2009),汉族,河南省虞城县人,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新中国河南高等音乐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河南大学在艺术学院教授。曾担任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音协第一届副主席、第二届、第三届顾问、河南省高级职称评委、民盟河南大学主委等职。王寿庭1914年出生于河南省虞城县,自幼酷爱音乐,尤喜京胡。1932年,考入河南艺术学校,同时任豫中附小音乐教员。为了提高琴技,他拜二胡名家张季让先生为师,得其真传…
-
王基笑,男,豫剧作曲家。1930年生于辽宁丹东市,祖籍青岛。1947年从事音乐工作。曾任手风琴、长号、单簧管、二胡等多种乐器演奏员。1950年专攻作曲、指挥。1955年专攻戏曲音乐。河南省音乐家协会第一届主席、第三、第四届名誉主席。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南分会主席(1980年一1992年10月)、河南省音协常务理事(1992年11月-1996年10月);河南省文联委员、主席团成员、河南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
-
陈静是河南省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河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河南省歌剧团团长。 她刻苦钻研民族声乐艺术,在专业上非常突出。 1992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第三名的成绩,使河南歌手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性大赛中实现了零的突破,为河南争得了荣誉,而且迄今为止是河南专业歌手在此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也是我省唯一一位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特邀演员的声乐演员,唯一一位随中央慰问团赴西藏慰问演出的声乐…
-
吴歌,原名吴永通,国家一级作曲、指挥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河南省合唱协会会长、河南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及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版权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教委艺术教育委员。 1933年2月出生于河南巩义南山口村。他的作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就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回荡。混声合唱《十月闹花灯》、电影纪录片主题歌《喜看今日新兰考》、组歌《黄河,中原儿女心中的歌》、广播剧《小石头》、民族管弦乐曲《豫调》…
-
武秀之,女,1932年3月出生,1949年6月参加工作。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原中国民族声乐协会副会长,河南省音乐家协会第一、二、三届主席团副主席,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现任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歌剧系主任。作为老一辈的艺术家,武秀之教授一直走在音乐探索的前沿,她的三结合音乐教育模式,受到国内音乐界的高度评价。她的声乐教学改革与民族歌剧专业的创立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河南省委宣传部曾下文[豫宣文(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