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百花迎新乐中原 文化为民进万家

发布时间:2025-02-17 来源:河南文艺网 人气:2604

在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之际,省文联持续擦亮“百花迎新乐中原——河南文艺界新春欢乐行”活动品牌,为群众奉上了“年味儿”十足的精神文化大餐,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2025“百花迎新乐中原——河南文艺界新春欢乐行”活动,从1月7日(腊八)至2月13日(正月十六),历时38天,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万余名艺术家下沉到基层,上下联动,多点开花,累计开展慰问演出、展览展演、公益讲座、民俗展演、义写春联以及线上展览展演等各类活动5500余场,同比增长10%,惠及群众800余万人,同比增长60%。

图片

走基层进万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本次活动启动仪式采取“1+7”模式,主会场设在长葛市增福镇段黄庄,郑州、洛阳、安阳、焦作、漯河、周口、信阳7地设置分会场,遍布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豫中,主、分会场同步启动,由省文联顶层设计,总体统筹协调,各省级文艺家协会协同合作,提供资源支持,市级文联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做好活动对接与组织实施,县、乡文联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组织群众参与活动。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形成上下贯通、协同高效的文艺志愿服务体系,实现了资源整合、文艺融合、活动聚合。全省累计开展“万福迎春”活动1907场,送出春联、“福”字近80万副(个),同比增长300%;开展全家福拍摄活动1000余场,送出照片50000余幅,同比增长100%。活动吸引现场观众3万余人,线上实时观看人数超25万人次,相关报道全网浏览量超50万人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郑州市文联突出“燃春”主题,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为主阵地,以文庙、城隍庙、东大街办事处博爱街社区(网格)等为配套区,形成四方互动的文艺惠民新格局;新乡市文联以平原博物院为主会场,以万达广场、东方文化步行街以及各县(市、区)文化广场或大型公共场所为分会场,同步开展迎春文化活动。全省活动形成了群星闪烁、遍地开花的良好态势。
图片
图片

解锁创新密码,活动好戏连台叫好又叫座

差异化打造群芳竞艳的亮点活动,在活动内容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努力精准对接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比如,在传统的歌曲、舞蹈、曲艺演出之外,探索将魔术非遗文化与科学深度融合,在省科技馆举办“科学魔术秀”新春专场,连演四天八场,吸引5000余名观众现场观看。再如,在义写春联活动中,各地结合各自特色和实际探索创新,改变“我送你接”的简单做法,将传统春联写出了新花样。郑州市文联组织撰文特色创意春联春帖,并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正门悬挂巨幅龙门对春联,赋予春联更多文化内涵,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洛阳市文联发动2000名书法家为群众义写春联,并专门提供“定制春联”服务,由书法家与群众一同草拟对联词句,受到热烈欢迎。焦作市文联将写春联与文艺帮扶相结合,书法家与中小学师生一同书写,并帮助点评作品、辅导提升。安阳市文联在安阳博物馆开展送“福”活动,“甲骨福”与“行书福”“隶书福”“楷书福”相互呼应,令群众深刻体验到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秉持“文艺名家示范带动、文艺骨干融入推动、文艺两新有机互动”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文联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广泛发动各级文艺家协会会员、各门类文艺工作者踊跃参与,成功组建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文艺志愿服务队伍。比如,参加今年马街书会的文艺工作者,不仅有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等各路曲艺名家,还有21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演职员,更有1900余名民间艺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仅6岁。这些文艺工作者带来快板书、三弦书、陕北说书、四川谐剧、淮河琴书、相声、四川清音、评书等曲艺节目,共同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曲艺盛宴,仅在正月十三当天,就吸引了30余万名群众前来赶会。

图片
图片

焕发文化魅力,促进活态传承年味更浓厚

以春节申遗成功为契机,在传统庙会、民俗表演的基础上进行提质升级,组织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剪纸、玉雕、烙画、糖画、面塑、麦秆画等民间工艺绝活,手把手向群众传授技艺,让群众零距离感受非遗之美,同时举办互动交流和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特色活动,让传统年俗焕发新韵。特别是在鹤壁浚县举办第十七届中原民俗文化节,依托千年古庙会,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社火展演,并推出系列民俗特色文创产品,以文艺精品丰富文旅内涵,助力乡村振兴。在开封朱仙镇举办“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2025华夏民俗年文化节,举办“非遗潮起来・朱仙镇木版年画创新雕塑油画展”“非遗之光·民俗技艺活态传承展”,为传统非遗注入现代艺术活力。

图片
图片
08e966244fcb5396d8c14b6a2f2f64cf.jpg
图片

健全“文艺+”融合发展机制,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打好“春节文化”牌。与省文明办合作,以“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为主题,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开展文艺演出、义写春联、图书捐赠、文艺培训系列活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了文艺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机场、铁路、交通等部门合作,在新郑国际机场、郑州东站、洛阳龙门站、京港澳鹤壁服务区等地点送春联、赠“福”字,为归乡旅客送上“老家河南”的新年祝福。各地市更是通过多方位合作,充分发挥文联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最大程度汇聚工作合力。比如,南阳市文联与城管局结合,创新开展墙体彩绘活动,在城市公共空间绘制书画作品、汉画,制作涂鸦墙,让艺术走入居民日常生活,营造新春新气象。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一步,河南省文联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优化活动内容、载体、组织方式,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推动全省群众文化活动更加蓬勃开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着力培育基层品牌。充分发挥省级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与鲜明的地域特色、群众基础与节日需求相结合,在各地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有新意的地方春节文化品牌,丰富“百花迎新乐中原”品牌矩阵,推动形成“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

二是着力强化示范引领。着力推动高层次文艺人才下沉服务,不断培育壮大基层文艺队伍,加强对基层各类文化活动的扶持引导,更好激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

三是着力推进机制建设。加强部门联动、省市贯通、资源整合,建立健全文艺支教、名家宣讲、采风创作、惠民演出、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载体,更好助力提升乡村精神面貌、重塑乡村文化生态。

 

 


文字 | 张笑雨、金  哲

编辑 | 金   哲

初审 | 西振岩

复审 | 张笑雨

终审 | 胡善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