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泱泱气象

发布时间:2016-01-06 来源:河南文艺网 人气:2055

泱泱气象

 

文/丁林

  
  李强先生人与书法,以气象面世,实为真力所在。人,活的周正,多年诗书徜徉而致中和;书法,入古弥深,翰墨浸淫而至泱泱气象。人与书可仰望,可神交。人在书中,书中见人。
  
  与李强先生谋面,随和大气,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气宇轩昂中有艺术家的风度,平和畅谈乃见深度。与先生交往,酒不必醉意,话不必说尽,先生自知。愈平和,愈让人敬重有加,山长风范。举手投足间的自然表达,是大气沉稳。这种大气象的流露,不矫情,却让你有些“说都不会话”的小紧张。一切源于读书、经历与艺术的积累。
  
  李强先生河南省固始县人,自幼家学而酷爱书画。年轻时因字闻名乡里。1976年河南大学艺术系就读期间,拜前往开封讲学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尉天池先生为师,后又求教于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生。1985年拜王学仲先生为师,同年调入河南省书协,与周俊杰、王澄合编《书法家》、《书法博览》、《青少年书法》杂志,后任主编。在河南省书协工作期间,还参与组织筹备了一系列重要展览,并赴京筹备“河南书法周”。这些展事对奠定河南书协在全国的地位,树立书法大省的形象,促进对外书法交流都有着开创性的贡献。同时也对李强先生的视野开阔,学术积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1996年,他在郑州举办了“李强书法展”,在开幕式上,张海主席讲道“李强不仅是一位书法家,同时还是一位书法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这种“三家”的高度评价,是对李强先生人与专业的肯定,也是泱泱气象形成的前奏曲。
  
  李强先生的书法师从王学仲先生,沉浸北碑,上窥汉隶,潜心楚篆、汉简、帛书,旁涉章草及“二王”草书,行书得意于《唐宫女墓志》。书风刚健婀娜,浑然一体。先生之篆隶书,笔力强劲,气度古朴,大气而严谨,意与笔同在,生动如简,稳立如碑。章法呼应变化,其以气象示人。挥毫所写点画,在字法纯熟中,断续有法、藏露皆于书写之中,极具动态而服务于作品的整体气象。而这种气象在篆隶的创作中式难能可贵的,篆隶单字独立,整个作品的气息依托书法家对整体布局的把握,而这一切正是从大局经营才能达到的境界。先生又以笔墨经营为依托,丰富作品的面貌,浓淡干湿、曲直方圆、巧拙互补、动静有度、呈现一派多元的神韵。先生在心斋中曾说:“楚简姿肆流畅,笔意丰富,古文字书法之‘行草书’,金文结字匀净清爽,但有人工刻意美化之嫌,若二者结合,诚可取也”。正是这种在吸收中思考,在思考中取舍的态度,使先生之书法走向泱泱气象。观先生作书,字法书意了然于胸,笔行于纸上,但闻沙沙的笔与纸的摩擦之声,大书作品基本上一挥而就,小字作品也是稍有停顿即成。先生的行草书也见功力,在以篆隶精熟的基础上,以《唐宫女墓志》为创作基点,使其行草书作品风貌亦更具古风古韵,其实先生修炼于此,书理是相同的,加上先生醇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其书法无论何种书体依然达到了通达的境界。其他书体只是某一风格的专注程度,进阶任何书体都不是问题,先生已至此境。这种成竹在胸的潇洒来源于先生平时的积累,先生的创作笔记可以堆满一间屋子。都说先生悟性极高,善于思考,时常有新的想法出现,殊不知这种赞誉背后,他有多少个日夜在独品这份孤独。先生自填词《山坡羊·书魂》有云:“三千纸废,只为兴味。古来书道难寻觅。霓裳衣,夜光杯,朱栏悟书难为睡。一罢九朽方挂起?胆,也可贵。魂,更可贵”。
  
  李强先生对于学术的严谨与思考始终贯穿之学习之中,论文书著多见于学术文刊,思想上的活跃与思考是一个艺术家走向成熟所必须经历的痛并快乐的过程。先生的博读为他的思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早期对于现代书法的思考,是探索是经历;与周俊杰先生合著的《论书法新古典主义》也是思索的过程,由思考和探索转为系统的研究书法传承的脉络,是知识平台储备量的完善。先生著有《河南中青年书法创作心路历程》《唐宫女墓志随想录》《中国书法新突破的可能性》《中国书法批评范畴》《村上三岛书法中的王铎魂》《中原文化大典、文学艺术卷》“唐代书法”章节等近二十万字。其所著《韩国书法从考》,以韩国汉诗为文化背景,以韩国书艺时间与地域为线索,对高句丽、百济时期、古新罗以及日本占领韩国时期的书法展开考证,又以韩国书林藻鉴为旁引,对于韩国书法的起源与发展做了科学的论述,是国内珍贵的韩国书法的中文资料。
  
  先生是一个极具浪漫情怀的文人,通音律,歌唱的也好。也曾自诩为视听界的发烧友,但这一切都最终又会服务于先生的书法。在《心斋心语》中先生写道:“音乐和书法相似的地方很多,音乐靠抽象的旋律、节奏、音色甚至和声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书法靠点画、线条、结字,通过章节完成特选的内容表现……英国美术理论家苏理文曾把中国书画看作一种演奏,如果真是这样,古代书画和前人的优秀创作成果就属于作曲者,后来在用新的手法去演奏并逐渐有了新的创意,是传承与发展的辩证”。这种对于艺术的热爱,实际上是一种互通与补充,会让书法从另外一个角度得以解读。先生情怀实则更多在其诗词中得以展现。每每出游,先生必有感慨,或诗或赋,或古体或填词,人情景观,皆可下笔。先生故土信阳固始,古称蓼国,南朝梁置就为今日固始。故土情怀,其所著诗集取名《蓼华集》。先生在后记中又言蓼华之意,蓼属植物的泛称 ,草本植物,花小,白色或浅红色,生长在水边或水中。暗含了自谦,亦愿在故土水韵的滋养下,自由而宁静的开放。《蓼华集》共收录诗赋以及自填词七十首,从抒怀到友人互答,从游历到怀古,各具特色,唱吟心斋。此为先生部分诗作,此后又有大量诗词吟咏,期待书香。屡见先生佳作,其实来源于先生之积累,大量的诗词阅读笔记,钩写描画的整箱笔记可见其认真与执着。
  
  对于书法的发展与走向,一直是李强先生的课题。这是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对于东方文化的深入研究,对于西方艺术史的研读,都会让先生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书法的发展方向。针对书法创作,先生不仅提出如今“展览体书法”的严峻形势,对于书法家心中的传统也提出了更深远的要求。先生在《心斋心语》中写道:“书法的传统极其博大,待开掘的东西尚多,今人只盘桓在明清调及秦汉气象上似觉满足,实则远远不够”。“如何透过定势的书法思维的遮蔽,看到一片蔚蓝的书法艺术的天空,这必须去掉叠压在我们眼中的“博士伦”还我们一双自然纯真的眼睛”。这种从本真来解读和审视书法发展的艺术高度,是常人所不能企及的。更是先生从书法的原始的书写性来还原汉字的发展规律,以图发现书法艺术规律的本源所在。
  
  所以,大气象在一个人身上得以展现,首先来源于自信。自信的形成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梦想的开始,用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因为心底至诚之人,都有一个信念,要收获必耕耘。只有自己思想与专业的强大,才能支撑起那泱泱之气象。狐假虎威者能通过其偶尔闪烁的眼神,看到一丝的犹豫与胆怯。因为坚定的目光,是发自内心的,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敢直视所有的人群。先生社交甚广,之所以能不卑不亢,不仅仅是文人的风骨所在,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先生内心的根基。因为每个人都能看见先生眼神里的自信与真诚。若有事求教于先生,只需言明即可,可做先生必尽力,不做也绝不承诺,这种来源于真诚的强大洞察力,让人必须真心面对,闪烁其词,便亵渎了先生的真诚,也会让你自感猥琐。世事练达,是先生一生所著的正直文章。
  
  最后以李强先生《烛影摇红》后半阙见先生所愿:
  
  岁月如年,鬓霜恰似星光换。勾沈坟典梦连连,何惧其修远。坐拥瀚海书山。恨绵绵人生苦短。捭合横纵,短檠长明,犹追宏愿。
  
  先生以此等修为,尚要短檠长明,可见艺无止境的真实含义。先生以泱泱气象之风貌,依然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地进取,苦修是认识,是境界,也是一个学者的态度。再说,先生的人与书可仰望,可神交。
  
  仰望人格与艺术造诣,是对学者的尊重,神交先生的平和与精神,是我们的幸事!
  
 
 
2015年11月15日于偶得斋
  
当代书法网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