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在城市中怀念乡村

发布时间:2019-11-15 来源:河南文艺网 人气:1992

  我猜王悦勤先生是孤独的。
  
  他的繁忙工作与学者情结,既背离又相依。他的文人气质与乡土情怀,既相依又背离。一个人活在现实精神的两个层面,活在故乡他乡的双重世界,我想他是孤独的。
  
  他的书法篆刻与山水国画,是地道文人意趣。
  
  他习字喜王铎,觉斯身逢乱世,仕途坎坷多艰,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仕了两朝,内心纠结挣扎,因而寄情感于书法,抒激愤于湘管,字体笔力雄建、神韵飞动。王先生喜其不修饰自然天成,如同音乐般跌宕起伏。他说:“线条是有生命的,透过线条讲述的是人生。”
  
  他习画古摹范宽,今崇黄质。他画山水不设色,纯以墨表现,以此抒发心性,尽情享受水墨之美。他说:“画时心静,皴擦点染,遁入空灵……”
  
  他习字作画,还搞收藏并极有心得,于工作外尽享文人闲适之趣,但这些,都未能掩盖掉他精神世界另一面——对“根”对“乡土”的追索与回归。这一过程,有波折有层次,持续了二十年。
  
  他出生于豫东一闭塞小村,人神共居之地古风盎然。他从小村走出,一如新疆作家刘亮程描述的“扛着铁掀进城”,贪婪汲取城市营养,尽可能快地谙熟城市规则。再转过身来,以开放庞杂多元陆离的城市作观照,他回望小村。
  
  此时的回望,是温柔的批判。这充分体现在他二十余岁所绘国画《老墙》上。
  
  六个乡村老者,站在一堵残破矮墙前,齐齐往画面外边望去,笑意沧桑。王先生解读此画:“一道墙隔断乡村城市两世界,老人们站在墙里面,落后封闭贫困,日子苍凉,一辈子也走不出去……”他心疼这些老人,从骨子里,他怨尤这种生活。他的回望中,有疼惜、悲悯,也有无奈。
  
  人到中年后,王先生进入了对乡村的“追索”时期。在他参与煌煌巨制《华夏审美风尚史》(季羡林先生为学术顾问)过程中,在他对城市文明咀嚼深透后,他再度回望乡村,这才发现,那儿,是个完整自足的世界,乡村乡土,或者说,以“原生态”体现出的乡村乡土,是所有高度发达文明的根系。
  
  在《风尚史》中,他从史前写到西周,他发现,原生态的根性之美,如何给后世主流文明塑了形。之后,王先生对原生态的探索,进入到一个面对“原生态”之美不断消失,努力和其赛跑的过程,从研究者变成自觉参与者与拯救者。这就是他所主编主笔的“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丛书”——《始祖印记》《掌上乾坤》《游刃吐丝》《泥土灵性》《十指春风》《经挑圣歌》《户牖春幡》《负鼓携琴》《浴火重生》《木石情缘》《田野丹青》。
  
  写作此书,我曾和王先生一起采访,亲见他对民间原生态文化的痴迷,对其不计成本的付出。一本书数百张图片,一张张精细调整心神耗散。此时的他对乡村及原生态,对那堵“老墙”后的生活,才是平视角度。他才真正感到:“原生态之美,超乎自由,抵达自在,其不可思议的美,有如神在。”
  
  至此,一个学者的“心灵史”到达一种境界,他从对“物理”和“自然”的膜拜,转向对精神和心灵的开掘。原生态民艺所具有的脱离事物表面,强调作者自我意识对事物内在本质认识的特征,正与其不谋而和。
  
  (作者:盛夏,载香港《商报》2011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