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艺”起来——河南省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工程慰问演出走进焦作市中站区
歌声嘹亮,轻舞飞扬。8月29日晚,由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河南省文联主办,各省级文艺家协会、焦作市文联、中站区委、中站区政府承办,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管理局协办的“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乡村振兴“艺”起来——河南省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工程慰问演出在焦作市中站区王封大舞台举行。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组联处处长刘海阔,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焦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闫小杏,焦作市委常委、中站区委书记程宝成,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书记、董事长皮大峰,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米闹,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庞宏,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三级调研员陈劲松,焦作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闫春喜,焦作市文联副主席姬欣欣、崔雨岚,焦作市中站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博,焦作市中站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区长牛二永,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管理局局长王保才,郑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张新东等领导和嘉宾及现场近1000名观众共同观看了演出。
歌舞、戏曲、喷空、魔术、器乐演奏等形式多样的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为市民奉上了一道有滋味又过瘾的“文艺大餐”。慰问演出在传统舞蹈舞虎与现代广场舞创意融合的《太行山下耍老虎》中拉开帷幕,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威风凛凛的“老虎”在舞台上,或凌空扑咬,或就地翻腾,或嬉戏打闹,活灵活现,充满灵气,舞出了新时代新农民的新风貌。
素有“新时代河南曲艺新名片”之称的“喷空”创始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陈红旭携其弟子井小龙,在作品《推荐官》中,用轻松随意、幽默风趣的河南方言,说河南道河南推介河南,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厚重的中原文化。
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杨帅学演唱了《李天保娶亲》《草人媒》《徐策跑城》等选段,他以精湛的人物塑造力和舞台艺术表现力,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省文联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红丽带来了《抬花轿》选段《坐轿》、《风雨行宫》选段《十六年》。现场观众情绪高涨,八位观众走上舞台与王红丽老师合作表演了豫剧经典唱段《抬花轿》选段,王红丽老师的资深票友张连梅、徐海云、袁静走上舞台与她一起合唱了《风雨行宫》选段《十六年》,张连梅激动地说:“在电视上看了那么多次王红丽老师的表演和演唱,今天能有机会和王老师一起同台演唱,真是太有意义太难忘了。”
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曾登央视春晚的魔术师丁德龙带来了神奇魔术《德龙秀》,一副扑克牌在丁老师手里千变万化,妙不可言。
省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陈静倾情演绎了红歌《江山》,讴歌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歌颂了党与老百姓间的鱼水之情。
省文联副主席、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新现深情演唱《父亲》,以歌声传递真情,表达儿女对深沉父爱的感激之情,传播孝道。
唢呐声响,高亢激昂。毋萌萌的唢呐独奏《正月十五闹花灯》,带领观众穿越至热闹非凡的元宵之夜,在唢呐声中感受欢乐祥和、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茶香袅袅腾云绕,蒲扇轻摇扇得风。群舞《蒲扇摇过的夏天》驱散了处暑的闷热,为秋夜增添了一分宁静与温馨。最后,演出在展现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的《西大井的春天》中落下帷幕。
热在家门口、乐在群众心。整场演出,台上的文艺志愿者们全情投入,台下观众积极互动,他们不时拿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现场掌声、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演出很精彩,接地气,能近距离欣赏魔术、喷空、豫剧、非遗表演,心里很高兴。”“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文艺的魅力,更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基层百姓的关心。”现场观众纷纷表示,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观看这样的演出。
乡村振兴“艺”起来——河南省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工程是河南省文联于2024年精心策划实施的惠民文艺项目。此项目充分发挥文联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提供人才、项目、政策、宣传等支持,有力促进基层文艺创作、人才培养和精神文明,着力提升文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省文联、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工作思路,动员引领广大文艺志愿者积极参与,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用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乡村全面振兴凝聚精神力量。
来源 | 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
编辑 | 张晓艳
校对 | 西振岩
审核 | 胡善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