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艺力量

发布时间:2023-08-16 来源:河南文艺网 人气:2165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注、关切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当代文艺的坚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入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的认识,表明中华民族的文明自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对中华文明形态的特征进行科学归纳和提炼,对于我们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中华文明生成并涵育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形态,是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五个方面的突出特性,彰显了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鲜明特色,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突出优势。只有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破除西方中心论、西方优越论、文明替代论和文明冲突论,才能进行平等有效的文明交流互鉴。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刻感悟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文明深植文化自信之根,文艺点亮文明传承之灯。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必须从文明演进、强国复兴、国际竞争的大视野中审视文艺,从人民需求和时代呼唤的大背景下认识文艺,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文化品格、价值追求,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增强促进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志气和底气,既向历史传统沉潜,又向精神深入开掘,推动文艺实现新发展、焕发新气象。



二、“两个结合”为推动文艺发展提供了宝贵密钥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两个结合”作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论述,系统阐明了“结合”的前提、结果、价值和意义,雄辩地揭示了“两个结合”的逻辑必然、实践规律和成果形态,特别是明确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既为我们指明了文化传承的方向和道路,也为文化传承打开了创新空间。


对于文艺工作而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二者的“结合”是我们必须坚守的正道。近年来,河南不少作家、艺术家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和情感根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文艺创作实践,推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比如,著名作家李佩甫的长篇小说《河洛图》,受到业界广泛好评的“中原风·黄河魂”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频频火爆出圈的舞蹈《唐宫夜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等。实践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具有不竭的生命力,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


文明的根脉延续多么深远,艺术创造的前景就会有多么辽阔;文化的传承发展多么深刻,艺术创新的成果就会有多么丰硕。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文化传承创新自觉性,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让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相得益彰,从而给人以更多审美享受和精神滋养。




三、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创造属于时代的新文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并特别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宣言书和动员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内涵。


文艺是时代进步的号角,也是文化创造的脉动。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其中不乏生动的故事,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也离不开文艺所提供的精神引领、支撑和滋养。只有积极以艺术的独特方式回应时代之变、人民之呼,展现强国之志、复兴之梦,才能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强劲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标识着一个时代文化成就的高度。创作推出植根中华文化沃土、标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优秀作品,是文艺工作必须写好的时代答卷。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在生动火热的时代实践中,在人民丰富的生活创造中,不断更新思想范式、艺术形式、话语方式,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更好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当代价值。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繁荣发展文艺事业,铸就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高峰,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自觉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科学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对新的文化使命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切实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结合起来,用艺术实践贯通文明底蕴和时代主题,以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河南建设之路。


转自河南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