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19年河南省文艺骨干培训班跨界培训舞蹈和评论人才

发布时间:2019-12-24 来源:河南文艺网 人气:2243



 
  2019年12月17日至19日,由河南省文联主办,河南省舞蹈家协会和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承办的的2019年河南省文艺骨干培训班,在郑州成功举办。舞蹈界、文艺评论界中青年骨干130余人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邀请全国文艺评论界和舞蹈界的六位名家授课。
  

王守国作《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主题报告


冯双白讲授《从〈永不消失的电波〉看舞蹈创作的探索》


王玫讲授《现实题材舞蹈编创的递进》


杨扬讲授《戏剧·戏剧性·作品》


张萍讲授《自然·必然·自由》


江东讲授《一个大写的历史图景》
 
  人文学者、省文联党组书记王守国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开场,作了《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主题报告。三个小时的授课,他贯穿古今、纵横捭阖,由制度讲到文化,从黄河文明的根源性、主干性、融合性、丰富性、独创性五个方面,以宏阔的政治历史背景深入论述黄河文明的灿烂辉煌,黄河文化的厚重深沉。广大学员跟随报告仿佛经历了一场飞跃千载、风云激荡的时空之旅,文化自豪油然而生、文化自信越发坚定。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以《从〈永不消失的电波〉看舞蹈创作的探索》为题,以具体作品为例,从情绪、角色、性格、气质、动机、空间语言、质感几个方面论述舞蹈作品“说什么”“怎么说”,他条分缕析、鞭辟入里的分析解读为学员认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了深度辅导。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著名编导王玫以《现实题材舞蹈编创的递进》为主题,通过具体作品,分享了自身的独特经验,并以舞蹈家的视角呼吁文艺工作者的时代担当。文艺理论家、学者杨杨、张萍、江东三位老师分别从《戏剧·戏剧性·作品》《自然·必然·自由》《一个大写的历史图景》等主题深入阐述,既有历史背景的观照,又有艺术脉络的梳理,既有抽象的理论阐释,又有具体的作品解析。专家们各展所长、倾囊相授,许多独特的感悟和理念甚至是首次与外界分享,使得培训内容具有政治高度、历史深度、理论厚度之外,还具有很高的新鲜度,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效性,让人受益匪浅。


杨彦玲主持讲座


董焕琳主持讲座
 
  省文联副主席杨彦玲、副巡视员董焕琳主持各场讲座。
  
  三天的学习交流,我省中青年文艺骨干认真听讲、踊跃交流、主动请教,在拓宽思路、明确方向、学习理论、夯实专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把舞蹈和文艺评论骨干汇聚起来。学科交叉、跨界发展已经被证明是一条产生创新乃至突破的有效途径,这种不同文艺门类联合举办培训的方式,为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跨界交流、融合发展的机会。
  
  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理论和创作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分离。理论的空转只能走向自娱自乐,盲目的实践即使偶有所得,也难以保证长久的成功。只有在理论指导下,变自发为自觉,才能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大家更加认识到,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作为文艺工作者,不能沉迷于自娱自乐,也不能盲目顺应市场,更不能滑向低俗庸俗媚俗,而是要在更高层次上理解人民的需要。文艺工作者应不忘初心,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文、图:毛杰;编辑: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