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侯震

侯震简介:1955年2月生于安徽合肥,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中国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新加坡国立大学艺术顾问,洛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年表 1974年《赛秧》入选安徽省庆祝建国25周年美术作品展1980年《拔秧》入选浙江省青年美展1982年毕业创作《矿工与太阳》发表于《美术》杂志并成为当年最有影响的作品1983年策划主持了洛阳市首届油画展984年4月,结识了吴冠中先…

详细介绍
      侯震简介
      1955年2月生于安徽合肥,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中国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新加坡国立大学艺术顾问,洛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年表

 

1974年《赛秧》入选安徽省庆祝建国25周年美术作品展
1980年《拔秧》入选浙江省青年美展
1982年毕业创作《矿工与太阳》发表于《美术》杂志并成为当年最有影响的作品
1983年策划主持了“洛阳市首届油画展”
1984年4月,结识了吴冠中先生,邀请了吴冠中先生为正在迎战全国第六届美展的洛阳市中青年画家进行了学术讲座。
1984年5月《矿工与太阳》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5年《昼梦》获河南省文化系统美展金奖
1990年《热土》被日本冈山市市政厅永久陈列
1992年《马》获河南省首届油画展银奖
1993年“侯震油画展”在台湾明基画廊举办
1994年《火神》获河南省第八届美展银奖
1998年《初晴》入选第八届全国“群星奖”美展金奖并获河南省第八届“群星奖”一等奖
1999年《都市新族》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河南省第九届美展一等奖
2001年《长风待舞》获河南省庆祝建党80周年美展银奖
2002年《余晖》获河南省第九届“群星奖”美展金奖并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
2002年《当代中国美术家中原画风(油画卷)——侯震》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3年《画室》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2004年《正午》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河南省十届美展金奖
2005年《黄河之子》获全国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美展二等奖
2005年《艳阳天》获中国美协会员金品展优秀奖
2005年河南油画学术展评委
2005年《青春升腾》入选中国第六届体育美展并获河南省“群星奖”一等奖
2006年《后园偶拾》参加“学术状态中国当代艺术家邀请展”
2006年 河南油画学会会员展评委
2007年 “挥笔中原百名油画家洛阳写生展”评委
2007年《当代中国油画(河南卷)侯震》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 “走进嵩山百名油画家写生展”评委
2009年《远春》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一等奖;11月“回望天命———候震的绘画世界”画展开幕
2010年 任“挥彩中原·百名画家走进安阳写生展”评委

2011年 1月,中国画“钟馗”台历发行2月任“挥彩中原·百名画家走进许昌”评委

2012年 4月任“挥彩中原·百名画家走进开封”评委;5月任“挥彩中原·百名画家走进林州”评委;任“挥彩中原·百名画家走进漯河”评委;9月,油画《岚山》入选“中原行————全国著名画家作品展”并被河南省政府机构收藏。12月, 再次当选洛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
2013年 6月,任“河南小幅油画写生展”评委,《河洛山水》获一等奖。9月,“长河——侯震河洛历史文化主题绘画展”开幕(展期半年,地点:原老洛阳博物馆)。
2014年 7月,油画《城市的补色》、中国画《小巷晨早》获第十二届河南省美展一等奖。8月,油画《城市的补色》,国画《小巷晨早》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提名。


各界评价:

许江(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浙江文联主席)为侯震“河洛文化历史主题画展”题赠
      贺(长河.侯震艺术展):念三十功名,难忘河洛风月,青春何候;塑千古人物,敢问苍茫大地,英雄谁震
                                                                                                                                                                                                                                                 
                                                                                                                 ——许江题赠癸巳仲秋
 
刘健(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为侯震“河洛文化历史主题画展”评价
      侯震画如其人,率真、大气、,仗义且淡定的人格魅力,亦如作品,同为大家所激赏!侯震历史文化主题绘画的艺术价值及历史意义,以及所彰显的民族感,有使命感的画家心中深厚的文化自觉和博大的人文情怀,一定会引起所有看过这批画的人们的共鸣。
 
朱叶青(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为侯震“河洛文化历史主题画展”评价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是从来不屑于跟着别人起哄架秧子的,一百个艺术家应该有一百个不同的艺术风貌,侯震的艺术风貌在当下中国完全独一无二,无人可替代,真是洛阳人民的骄傲。
 
 文柳川(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洛阳美术馆馆长)
 
      侯震整出了一批大作,即《长河——河洛历史文化主题绘画》。 欲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河洛历史,几乎就是几千年华夏文明史的缩影。 《长河——河洛历史文化主题绘画》,值得赞赏的大创作。
                                         
张建京(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画协会会员,洛阳市美协副主席、秘书长)为侯震“河洛文化历史主题画展”评价
      随意与恣肆,深情与淡定,构成了一个真正艺术家的不拘边幅而又谨言慎为,简单生活与严谨绘画构成了画家的丰富乐章。可爱又可敬,亲切又严肃,抑或是侯震内心的真实与外在的不羁。
左小枫(中国装饰协会理事)
      今天我们在考量关于某位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时,可能过分地倚重他的已经获取的成就。这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太大关联。当我们从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原动去梳理其脉络时,当我们从一个艺术家的创作热望中甄别其状态时,甚至我们还不曾挖握到他的艺术趋向时,真正令我们感到鼓舞和兴奋的亮点,恰恰是隐植于他作品表层下的转折、节奏和构式。也许我们尚不能推开那扇门扉,无法真正地感受那颗搏动的心灵,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是个体艺术在遭遇郁闷的伤害后对的时境的呐喊。在经历了过多的平静之后,来自血脉的冲动卷起情绪的狂澜向软弱的躯壳砸去,颇有心智的人们会在这当下感受到某种力量。作品《十几罗汉》其实就属于这类作品。那种充满雕塑感的构式,在还原身边朋友的肌体时,肯定是在表露着侯震品格中凸显得崇高感。而从技术去分析,语言的质朴与对位的表述是一种尝试驾驭的影像。它不是《濒死的奴隶》,不是《被缚》,它或许是特洛伊式的挣扎与对抗。
 
       也许力量的释义是多维繁杂的。也许用音乐的语汇更易解读、溯根逐本的神经。我们勇于和乐于接受的格式塔中,悲怆过后的快愉是欢乐的终极理由。那种镇定与激发,而后的诱惑和幻化以至涓涓地流淌出的,是内心的真正喜悦。这种状态下,创作的本能又会泛起空灵的浮尘。偶们看到的《寒露》,完全是幻化而来的源自西湖朦胧的影像,是蒙上一层浓雾的中原村落在季节更迭中隐露的倾诉,是一个孤寂早晨的不期而至,是夜行途中的回眸,是一颗心室抖动时拨动的咏叹,而绝非苍白音调的沦丧。我们呼唤已久的与自然的交融有了回复,面对苍生厚土,面对叠嶂宕壑,面对暴风雨将至的黑云压城和消逝了一切的律动。
《后园拾偶》写的是侯震当下不错的心绪,也是对庄严凭吊后一个歌者的自白。艺术家有选择的权利,这是他的自由,一如侯震一阵饕餮后细慢的咀嚼。作为生活在洛阳的画家,王室的脂粉加杂雍容气质的牡丹中不能错过他的笔底。但他的画面是经营的煞费心机,是食色者的大快朵颐,是看淡苦心孤诣却聊不胜寒的闲适。比起笔走龙蛇的磅礴气度,那涂刷般的肌理是酣畅淋漓的意味,那黑与白,白与红, 在灰调的音色中,非同凡响。